他们睡得虽然晚,但是山村静谧,晚上没有什么嘈杂的声音,这一晚都睡得特别香。
何玉芳晚上杀了一只老母鸡,早早的放在砂锅里炖着,第二天一早就用这鸡汤下手擀面。
张建国则忙着在鱼池里捞鱼,他这鱼池里面放了很多,上次在山谷底打捞的刀鱼和鲥鱼。
还有不少溶洞里,捞起来的鲶鱼,李全他们要走,家里也没什么好送的,张建国打算把这些鱼捞起来给他装上。
大不了放一个桶,鱼放到桶里面,就是一时半会儿死不了,顺便还能借李全的手,给刘光送些鱼。
因为李全说过今天中午,要到刘光家吃饭。
“这吃了喝了还带走,这也弄的太多了,真的放不下了。”
赵萍一个劲儿的推辞,非常的不好意思。
“你们要是不嫌弃,等秋收后一家人再过来玩,冬天这边下雪也可以来过年,家里宽敞我就喜欢热闹。”
何玉芳有些恋恋不舍,虽说是带着笑笑来这边玩儿,可张平和李全给他家帮了多大的忙。
他们心里没数吗?
不说顾玲去供销社上班,就是刘光承诺用赵家村的石灰,就这一句话。
那带来的利润,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何玉芳她是真的,喜欢笑笑啊,这孩子乐呵呵的胖嘟嘟,谁看谁喜欢。
上次采摘的野生猕猴桃都熟了,赵萍平时挺喜欢吃的,张建国也给她装了不少。
剩下的松子也都给带上,还有黑木耳,香菇,黄子菌这些一样没有落下。
光这些不算,何玉芳还把家里的南瓜都摘了不少,放到李全的车里面。
“都是自己种的菜,带回去给老人尝尝,不是啥好东西……”
这让离开赵家村的李全和赵萍,在路上就感慨不已,说还是农村人质朴善良。
别人不知道,但是张家人那是真的好,以后有空还带着孩子来玩儿,顺便再看看张家缺啥,下次给他们带来。
张建国送走了李全,就去找黄三他们,先是把韩家村的事情说清楚。
然后又把刘光答应的事也讲了,回头就合计着,万一石灰窑的产量不够,他们得开第三口窑。
黄三显得很兴奋。
“建国呀,还是你家亲戚厉害,我们跟着要沾光了,还有韩家村的事情交给我来办,你安心把窑厂的石灰都换成钱。”
这年头县供销社主任,权力很大的。
能和刘光搭上关系,以后赵家村的石灰就不愁销路了,甚至还能扩大生产,给村里人带来可观的收益。
几个人在一起说着话,都对未来的前景十分看好,张建国还提到,一旦石灰窑搞好后,他还想在干点别的事。
至少让村里老弱妇孺,都能有活干有收入,不饿肚子。
“好,你回头想到什么好招,只管说,咱们都听你的。”
黄三这句话音刚落,就看到季小四火急火燎的跑进来。
“村长赶紧去看看吧,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