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到1988,我有5个儿女要养 > 第65章 长丰征峰超市开业(三)

第65章 长丰征峰超市开业(三)(1 / 2)

第65章长丰征峰超市开业(三)

九月底的晨雾像团湿棉花,裹住长丰市广播站的青砖墙。铁皮喇叭突然炸响时,露珠正顺着喇叭口的铁锈往下淌。"乡亲们注意啦!新开的征峰超市10月1日正式营业!不要票证,明码标价,欢迎选购……"广播员小赵的声音裹着电流杂音,在晨雾中跌跌撞撞。

灶台前的刘大娘手一抖,柴火灰烬飘进稀饭里。她顾不上清理,抄起扫帚就往村口跑,竹枝帚把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响声。村口老槐树下聚着几个纳鞋底的妇人,刘大娘的布鞋踩过满地槐花,惊起两只觅食的母鸡。"听见没?不要票!"她眼睛里闪着光,扫帚把在潮湿的空气中划出半圆,"老王家媳妇不是说想买雪花膏么?"

晨雾漫过剃头匠老张的铜盆,他正给李二叔刮胡子。剃刀在青皮上突然停顿,皂沫顺着李二叔的脖子往下淌。"自选超市?"老张的铜镜映出李二叔错愕的脸,"这不要翻天了?货架上的东西随便拿?"李二叔的喉结动了动,皂沫顺着下巴滴进铜盆,溅起细小的水花。

市区东头小卖部的老板娘正打算盘,塑料算盘珠子突然卡在档梁间。她支着耳朵听广播,手指甲上残留的粉笔灰簌簌往下掉。"不要票证……"她喃喃自语,货架上的光明牌火柴盒投下细长的影子,像道裂开的伤口。

刘大娘攥着扫帚站在晒谷场上,晨雾被朝阳撕成金箔。穿蓝布衫的妇女们围过来,纳鞋底的麻绳在指间穿梭如梭。"说是跟恒江市那样,货架上的东西随便挑!"刘大娘比划着,扫帚把在晒得发烫的谷粒上划出痕迹。穿碎花袄的赵婶子咂着嘴:"那布票留着还有啥用?我攒了半年的布票……"

晒谷场边的竹篱笆上,牵牛花正顺着竹竿往上爬。穿开裆裤的孩童们追逐嬉闹,他们模仿着营业员的样子,把狗尾巴草当商品摆在青石板上。"这个不要票!"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蒲公英,晨风吹散她的童音和蒲公英的种子。

老槐树下的石磨吱呀呀转着,磨豆腐的香气混着广播的余音。穿中山装的老汉蹲在磨盘边,烟袋锅里的火星明灭闪烁。"这超市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吐口烟圈,烟圈在晨雾中扭曲变形,"老辈人说天上不会掉馅饼……"

镇供销社的老会计王建国摘下老花镜,报纸上的铅字在晨光里泛着青。他沾着唾沫翻报纸,右下角豆腐块大的广告印着"自选购物,开架销售"。算盘珠子在"不要票证"四个字上踟蹰,发出迟疑的噼啪声。

"这不要票怎么买?"王建国用铅笔头戳着报纸,账本上的数字突然变得陌生。李主任端着搪瓷缸子踱过来,烟灰缸里堆满烟蒂。"恒江市早就有这种超市了。"他嘬着茶梗,"听说顾客自己拿东西,到出口处交钱。"

小会计从珠算培训班回来,上海产的麦乳精香气还沾在衣襟上。"我在恒江市见过这种超市,"她的钢笔在草稿纸上画出购物篮的形状,"顾客推着铁车子,想拿什么拿什么。"老会计的算盘突然卡在半空,算珠映出小会计眼里的光。

市中学的教室里,穿的确良衬衫的张老师正在讲函数题。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照进来,后排突然传来压低声音的兴奋交谈。"听说有上海产的麦乳精!""还有不用布票的的确良衬衫!"粉笔头精准砸在课桌上,却没能压住少年们躁动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