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言情 > 80后视角的回忆录 > 第39章 村大队部

第39章 村大队部(2 / 2)

村组织和大队都是国家机器村级组成部分,我们说的村大队,它是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三级组织中的中间一级组织。由于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所以生产大队既是人民公社的中间一级经济管理机构,又是国家基层政府下设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

生产大队在经济上除了领导各生产队的生产经营之外,有些还办有大队一级所有的工农业企业,有的生产大队还作为人民公社的一级基本核算单位。

78年以后,由于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生产队体制最先瓦解,随后冲击到生产大队。

原来公社化的基层组织形式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形式作为替代。一些地方群众自发地组织起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委会),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合作社和农业合作化:在20世纪中期,尤其建国以后,中国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其中最显着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组成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队制度的建立: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农村大队制度。大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它汇集了若干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形成更大的农业生产和管理单位。

村大队部的设立:随着大队制度的建立,为了更好地管理农村事务,设立了村大队部。村大队部是大队内部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组织和监督村庄的各项活动,包括农业生产、土地管理、农田水利、文化教育等。

后续发展: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大队制度逐渐被淘汰,农业生产逐步由家庭承包责任制取代。大队部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演变为村委会等更为灵活和符合新形势的组织形式。

总的来说,村大队部的由来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业合作化和大队制度有关,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基层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