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安排(1 / 2)

这个结果就是让勋贵们很头疼了!但是这些勋贵还保留着一定的体面,不愿意主动去投降,但是他们公推徐希皋写了一封含糊的信过去。有了这封信的存在,等到刘昊嘉大军抵达的时候投降的快一点,保住命想来是没问题的。

可是徐希皋却不想写这封信,但是他“拗不过”众人,被众人“强迫”着写了一封信,并派心腹家丁送了过去。他还一直在嚷嚷着“对不起祖宗”之类的话。大家虽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儿,但是该安慰的还是要安慰一下的。

这个这里定下了应对的方式不说,几位阁老那里破天荒的见了一面。他们发挥出了极高的效率,抛弃所有的繁文缛节后,在一个时辰之内商量好了应对政策。

那就是牺牲少部分人来保全大部分人,并有保证名教的存续。那么首先就要有人在朝廷上主动出面劝说泰昌帝投降,毕竟叶向高这类人不能出面说这话。而且这样的人是注定要背黑锅的,所以品级应该不会太高,但也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同时为了显示名教的优越性,肯定有些人要仗义死节的!这些人也要安排下去。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念什么诗,是自缢还是服毒之类的都要安排好!特别是对他们的后人要给予丰厚的补偿。

剩下的人当中要选一部分人去主动投降。其中一定要混入自家的中坚分子指挥他们,争取将这些人留在刘昊嘉的手下。这些人必然是不会受到信任的,但是为了招贤纳士的招牌,刘昊嘉肯定会捏着鼻子收下来,最后只能成为基层官员。

还有一部分人要等刘昊嘉请他们的时候才能出仕。前面那些人只是他们的掩护。但是他们之间一定要做出相互敌对的样子。这些人才是有可能走上高位的,至少混一个中层的位置应该是不难。

至于像叶向高这些人一定要在皇帝决定投降之后表示辞官,不能把投降的黑锅背在身上。然后他们会在民间指挥那些大儒著书立说,掌控舆论。反正到了他们这个位置的人一般都不会死。

总之就是突出我等读书人都是赤胆忠心跟随皇帝的!奈何皇帝不给力呀,他要投降,我们做臣子的也没办法!你看我们还有那么多人仗义死节呢!

而且就是刘昊嘉得了天下之后,我们也没有主动投靠他的。你看主动投靠的那些人全都是没什么学问的,最后都被排挤出官场到地方去任职了。最后朝廷里剩下来的都是小人。我这些辞官的人才是大贤!

事情安排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看命了!不过叶向高等人明显是不是看命的人。他和其他几位阁老商议一番之后提笔写了一封信。信是写给罗阳勇的。

信上说了很多,但是核心思想就是要尽快决战,而且必须要取得胜利,哪怕填上所有的实力也在所不惜!甚至他还告诉罗阳勇,一直捏在文官手中的,京师里守城部队也可以全部归他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