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彻底不敢走了,便听了男人的话,转身问起了父亲。
赵大河对于女儿的疑问,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捡着知道的都说给了她听,还来了一个现场教学。
他摘起地上的野菜,和女儿详细介绍这个东西的名称,口感如何,做为一个当地人,他连吃法都能说出好几个,在女儿的追问下,还没少讲这几种野菜的保存方式。
在父亲的详细讲解下,赵艳还真就了解了不少山上的野菜们。
这些可都是宝啊,赵艳看这些野菜两眼放光,来回仔细瞅都瞅不够。
黄瓜香、猴腿、山芹菜、刺嫩芽、刺五加、柳蒿芽、荠菜……
这些满山都是的东西可都是山珍,想到这些东西要是做好包装,能出口的话,东升屯的村民们就能致富了,自家也能赚上一小波。
想到这里,赵艳也兴奋了起来,看着这满山的树木葱郁,只觉得地上生长的东西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藏,一时间还有些震撼。
她顺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问旁边的几人有啥想法。
赵大河没啥想法,他只是觉得闺女在异想天开。
在老头的心里,这满山的野菜都没人稀罕摘,也就是春天院子里的菜没下来,大家伙愿意费劲上山整点儿下去吃,上一趟山怪不容易的,大家伙采摘的时候都会多弄点儿,顺便赶集卖点儿钱。
眼下由于运输问题,野菜的收购还真就不太多,价格也就没上去,所以跑山人都是以更为珍贵的灵芝、人参之类的贵重东西为生,很少有屯子人特意采这个上集上买,都感觉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少遭罪,所以专门干这个的还是少。
赵大河觉得闺女想要把这东西卖给小日本不现实,可是也不好打击闺女的自信,这个一向爽利的东北汉子吭哧瘪肚半天,才蹦出这么一句:“这漂洋过海的运过去,菜还不得坏啊,要不咱就不折腾了?再说了,艳子啊,咱和那小日本就不是一路人,是仇人,可不行和他们一起做生意啊!”
他这么想,也情有可原,毕竟赵大河出生的时候,还没赶上建国,那段被侵略水深火热的时光,他完全经历过。
他的一个本家叔叔就是当兵抗日时,被残暴的小日子打死的,国仇家恨,给予了赵大河深刻的印象,他对这个国家可是一点儿好印象都没有。
这会儿闺女一说想要和他们做生意,赵大河立马出声表示抗议了。
赵艳蹲下继续割野菜,嘴上回答道:“爸,野菜咱们可以晒干,也可以做保鲜包装,运输和包装的问题都能解决,这些都没问题,至于和小日本做生意。这个您就更不用愁了,咱这哪是做生意啊,分明是在赚外汇呢,劫富济贫,让咱们屯子人也能跟着富起来,你想想,这些山野菜放到山里,现在除了偶尔咱们屯子的人上山采,是不是就没人要了?时间一久就老了,扔着也是扔着,可要是咱们能做成出口的产品换来外汇,那么也算是为国家创收,用这些没人要的东西卖给他们换钱,多好啊!”
可这番说辞也没打动一片红心向祖国的赵大河,他还是不同意女儿的说辞,不乐意和小日本打交道。
见父亲不松口,赵艳灵机一动,改了说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