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九十三章 翁氏藏书

第两千六百九十三章 翁氏藏书(1 / 2)

这则跋文的出现,也证明了周至的推断,那就是这幅画卷,在光绪年间重修过。

不过如何证实它在乾隆年间修过,就需要周至来讲解了。

就和讲解甲骨文一样,在外行眼里神秘莫测,在周至眼里却到处是证据,虽然这幅《长江万里图》大部分是原装,但是其上也有不少修补过的痕迹。

图是很大的绢本卷轴,因此采用的是“柔装”,就是裱,背,都采用绫,绢,以及极柔软的特殊纸张,以期装裱材料和画面的收缩度,柔韧度都要保持一致。

这就涉及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纸张——茧纸。

所谓茧纸,就是在纸张制作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丝絮,这样成本肯定就上去了,但是却让纸张的韧性和柔软程度上了一个台阶,早期知识分子最钟爱的就是高丽产的鸡林茧纸,其后历朝皇帝下令复制,到了乾隆朝,复制出了可与前朝高丽鸡林纸媲美的茧纸。

茧纸一般是非常珍贵的书画用纸,所以将之用于背裱实在是浪费了一点,不过乾隆在指示苏州织造仿制茧纸的时候,苏州织造闹过一回乌龙,因为对丝絮特性的不了解,第一次制作出来的仿鸡林茧纸纸张做得过薄了,因此遭到了乾隆下旨申斥。

历史资料上并没有说明这批纸的去向,但是周至在故宫博物院研究书画修复材料的时候,见过两批厚薄不同的仿鸡林纸,由此断定这批纸张还是流入了皇家内库的。

这批纸虽然过薄,要处理成书画用纸就比较复杂,需要层叠其它材料用纸,但是却有一桩意外的好处,就是它可以用来作为极佳的绢本作品的背裱命纸,即紧贴作品的那一层。

“从背裱部份修复痕迹来看,当时采用的就是这批薄鸡林纸作为材料的,因此我才断定这幅作品在光绪之前还经历过一次修复,大致该在乾隆朝。”

“因为这批意外诞生的纸产量很少,很快就会用完了,故宫留下的只是些边角料。”

“乔治知道这批薄鸡林纸是存放在故宫那一处地方的吗?”翁万戈问道。

“我是在材料实验室里见到的样本,根据档案来看,样本是来自乾清宫昭仁殿。”

“我来替你解开这个谜团吧。”翁万戈对翁以钧示意,翁以钧送过来一盏特殊的冷光灯。

翁万戈在画卷找到一处地方,将灯放到了两枚隐约的印章。

一枚上是楷书“乾隆年仿鸡林白茧”,另一枚周至更是万分熟悉——天禄琳琅!

乾隆酒量,乾隆下旨搜罗宫内藏书,择善本进览,经过一番努力,得到了宋版71部,金版1部,影宋本20部,元版85部,明版252部,乾隆皇帝特赐名为“天禄琳琅”,将之收藏在乾清宫昭仁殿。

两枚印章,刚好和周至所说的“鸡林薄纸”的故事接上了,既说明了周至推断的准确,也说明了这幅画的传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