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盛是解元,但那有什么用?
元盛作弊了,要被砍掉脑袋!
日子还长着呢,这些目光短浅的东西,以为攀上了元盛,跟着元盛赚到了几个钱,就不把他放在眼里。
有一些族人还闹着把自家那一支搬到元永安那边的族谱上。
本来他是大宗,元永安另开的族谱是小宗,但现如今他变成了小宗,元永安族谱上元氏族人更多,反而倒反天罡成了大宗。
这些人无非就是想跟着元盛沾光,如今元盛完蛋了,元弘毅即将雄起,他倒要看看这些族人,是不是又会求着再上他这本族谱!
还有元来金和元来银这两家子,最早跟着元盛沾光,对他都是藐视的,爱搭不理,他倒要看看元盛倒了,看他们还如何嚣张的起来。
石庄村的其他族人和村民倒好,一直以来,元盛的所作所为他们都看得见,元盛有良心,不但自已发财,还带着么他们发财。
元家能吃肉,他们也能跟着喝汤。
不像其他大商户,自已吃肉,只给他们骨头渣子熬成的汤喝。
即使不公平他们也没办法,他们得活,即使拉嗓子眼,也得一口一口吞下去。
元盛是不是科举舞弊了,他们不懂,但他们懂元盛对他们好。
所以,面对元来志的幸灾乐祸,大部分村民和元氏族人并没有倒戈。
大家反而在议论。
“元弘毅也去京都?跑去京都作证元盛舞弊?这是兄弟能干出来的事?也太狠毒了!”
“这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听说元永安被元来志气得跟他断亲了,元来志指着他爹的鼻子骂啊!”
“这种人就交往不得,即使元弘毅再有出息,有什么用?这么狠毒,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族人坑了!”
“为富不仁的多了,做了大官鱼肉乡亲的也多了,看看元弘毅家那个家教,我可是一点不指望他能提携乡里。”
村民们说的话,与赵冬梅的设想完全不同。
她以为她再回到村里,村民们会立马围上来,对着她拍马屁,没想到大家不但不拍马屁,还在当着她的面奚落大房和她。
“姐啊,不是做妹妹的说你,你也瘦了太多。”
“不仅瘦了,头发还全白了呢。姐啊,要我说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前来寿跟他媳妇多孝顺啊,你就偏偏要作!”
“人啊,就是得撞了南墙才回头。”
赵冬梅如今硬气了,她一拍大腿,“你们一群就会嚼舌根的老娘们!我用你们可怜?我儿子是秀才,我孙子是举人,前途无量!你们有个屁,反过来可怜我?”
老太太们撇撇嘴。
元来志没有了老家人的支持,没有了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他的生活,也找个教书先生的活,在一个地主家里做私塾老师。
这个地主也受了元盛的恩惠,跟着种棉花,赚了几千两银子。
如今听到元来志说那些,不禁皱起了眉头,元盛这样的人物不可能作弊,不会是元弘毅诬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