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另外一个世界里,711便利店还真的是在1981年进入香江,而合作方便是怡和洋行旗下的牛奶国际。
甚至,711便利店这个品牌能够进入内地市场,也是通过牛奶国际进入的。
只不过,如今牛奶国际掌控在置地集团手中,自然就与怡和洋行没有任何关系了。
尽管如此,也不会对牛奶国际的发展策略有任何的改变,该合作,还是会合作。
“告诉你一件事,711便利店这个品牌如今已经是我的了,甚至整个南方公司,也完全被我收购了,而那位安东先生,如今也被我喊到东京来了!”林浩然笑着说道。
“老板,711便利店如今虽然市值不高,可未来潜力不小,它的知名度要比他的市值高得多,也算是一个知名品牌了,想要收购它,难度不小吧您居然能够把它拿下”马世民感到有些惊讶。
虽然在老板收购的众多企业中,南方公司显然不算很突出,可他并不是香江企业,而是一家美国企业,难度自然会相应地增大很多。
按市值算,南方公司如今算不上一家非常牛逼的企业,甚至放到香江来,也进不了前百名。
但是,711便利店这个品牌的价值,马世民却能够看得出来,未来的品牌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牛奶国际引入711便利店的代理权,马世民是非常支持的。
虽然,香江的街头巷尾,不缺士多店、杂货店。
但是便利店绝对与士多店是一个不一样的概念。
士多店主要聚焦于零食、饮料及小吃等商品,商品种类相对有限,通常具有很随意的装修风格和陈列方式。
而便利店则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满足便利性需求的小型零售店,通常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食品及饮料等,满足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尽管便利店和士多店在商品种类上有所重迭,但它们的定位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
士多店更注重零食和小吃的销售,而便利店则提供更广泛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
所以,尽管香江已经拥有众多的士多店,但是便利店这个模式进来,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收购难度的确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对了,我有个疑问,以牛奶国际在香江的影响力,既然想要走便利店这个模式,为什么不自己创立一个便利店品牌,而是要寻求加盟711便利店呢”林浩然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伊藤洋华堂拿下711便利店的代理权,很正常。
毕竟,伊藤洋华堂在日本,本身也不是很牛逼的企业。
可牛奶国际不一样,本身就是香江最牛逼的零售业企业,再加上背靠置地集团这个大树,如果想要在香江创立一个自己的便利店品牌,应该很轻易。
而且,置地集团的财力,可要比南方公司的实力高出几十倍不止。
可不管是扭壁坚时代的牛奶国际,还是如今马世民时代的牛奶国际,都选择去获取711便利店的代理权,而不是自己创立一个便利店品牌。
这也是林浩然好奇的地方。
“老板,其实原因很简单,711便利店作为如今美国知名便利店品牌,拥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已经积累了成熟的运营模式、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品牌影响力。
而牛奶国际作为香江零售业巨头,虽拥有多领域经验如超市、药妆店等,但便利店业态的精细化运营要求极高。
代理711便利店这个品牌可直接继承其标准化的门店管理、商品选品策略,如鲜食占比高达40%,和高效的共同配送系统,避免从零开始探索的成本与风险。
就比如如今711便利店在日本那边,便是通过共享经济模式,整合制造商、物流商和加盟商资源,形成轻资产运营体系,这种模式对牛奶国际极具吸引力。
而且,711便利店在全球采用区域授权模式,允许本地企业结合区域特点调整策略,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品牌统一性,又赋予区域经营者自主权,牛奶国际无需完全依赖总部决策,可在本地化创新中平衡效率与适应性。
此外,牛奶国际作为置地集团成员,业务涵盖零售、餐饮等多个领域,如惠康超市、万宁药妆、美心西饼等,代理711便利店可与其现有业务形成互补,例如共享供应链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并通过多品牌矩阵增强整体竞争力等等。
可以说,获取711便利店的代理权,是要比自己创立一个便利店品牌的好处要多得多的!”马世民耐心地给林浩然解释道。
林浩然听完马世民的话,恍然大悟,果然,自己把一些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这就是我不适合管理企业的原因,各公司的管理,我还是少插手为妙,安安心心地当一名甩手掌柜,也不错!”林浩然内心中不禁自嘲道。
如果由他管理公司,或许他首先想的就是去创立一个自己的便利店品牌了吧。
如此一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成本大大提高,亏损的可能也同样大大提高。
自己在商业管理上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深入,很多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