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生意外(2 / 2)

不仅曹鼐如此认为,他身旁的邝埜、王佐等人也都是一个态度,显然是希望皇帝放弃巡边的计划,尽快返回京城。

朱祁镇扫视几人一眼,冷哼道:“不过是总官兵去世,如何影响大局?况且宣府又并非没有合适的人选驻守。”他看向王振,道:“左都督杨洪骁勇善战,正统九年曾大败兀良哈,派人前去通知杨洪,接任总兵官一职。”

曹鼐还想再说什么,朱祁镇已经皱眉训斥道:“不过是一点小事,身为内阁首辅却如此失态,成何体统?大惊小怪!”

待到朱祁镇离开,王振才阴阳怪气地开口道:“这巡边是皇爷钦定,不可更改,几位还是回去准备明日继续西行巡边吧。”

次日一早,军队继续前行,往宣府方向前行。

抵达宣府后,朱祁镇告知宣府上下,杨洪不日便会坐镇宣府,主持大局,以示宽慰。之后朱祁镇又召见先前派往宣府的武举官兵,简单考核了一番,从中选出几人带兵继续随行。

这些可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才,在宣府也已经有六年了,对与宣化一带更加了解,有他们带兵伴驾随行更加稳妥。

离开宣府后不久,天气情况要恶劣许多,大军如今赶上了北方的雨季,道路泥泞,天气渐渐寒冷,出发前预备鞋袄显然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天气,军队中难免有些抱怨的声音,好在马上便要抵达怀安一带,也能短暂休整,但没想到很快便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西宁侯宋瑛前路巡至阳和一带,遭遇瓦剌军队,因事发突然,不敌瓦剌,几乎全军阵亡,只有少部分人四散逃亡至大同等地求救,武进伯朱冕率兵赶往援救,一时间暂无消息。

如果先前郭玹病逝的事情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警示信号,那么宋瑛阵亡的情报便是在提醒所有人,必须尽快返回。

和慌乱的随军群臣不同,朱祁镇反而摩拳擦掌,比田猎的时候更加兴奋。

他终于迎上了和父亲一样的局面,当初朱瞻基以三千精锐迎击兀良哈,大胜而归。如今情况略有不同,但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朱祁镇自然要抓紧这个机会。

在朱祁镇看来,宋瑛阵亡一事除却瓦剌来势汹汹之外,也和宋瑛率兵人数相关。宋瑛带领的兵将不过一万人,不敌瓦剌是常理。

而如今朱祁镇手下还有将近四万人,倘若再从周围集结部分兵力,与大同前后夹击,必定能将瓦剌“收入囊中”。当然,为了稳妥,他也立刻派人返回京城,通知负责监国的郕王和在京官员向西补充京营精锐士兵,以增加人数来提高得胜的可能性。

朱祁镇几乎是急不可待,立刻派人通知各个卫所的军队,尽快向阳和一带集结,力求能够与大同明军夹击瓦剌。

阳和至大同和怀安两地的距离相差不多,即便不能和大同守军同时抵达阳和战场,按照朱冕等人的实力,想必也能暂时拖住瓦剌,到时候未尝不能打一个包围。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朱祁镇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明军一路急速行军,同时将各地集结而来的军队纳入,抵达阳和的时候却并未看到瓦剌,甚至连活着的明军都没能看到。

整个阳和如同被蝗虫过境一般,遍地都是曝尸荒野的明军,部分士兵身上的盔甲都被彻底扒光,大抵是瓦剌军队考虑到之后可能还会有援军赶到,只捡走了部分士兵的盔甲充作自用。

急行军多日的明军在看到眼前的场景,士气彻底降至冰点。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宋瑛带走的士兵绝对没有这么多人,也就是说这里多出来的那部分人可能是武进伯朱冕带来援救宋瑛的军队。

瓦剌犯边的人数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