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385章 嫡系才能知晓赚了多少钱

第385章 嫡系才能知晓赚了多少钱(2 / 2)

无他,有银行贷款支持呗。

可能也只有池世明敢打听让卫东的小算盘:“为什么非要拉个工程营过来施工呢,明明可以不用这么快,现在我们还要拿出食品大楼给工程营住,电梯大楼的施工技术,有专家指导把控,也不是只有工程营才能搞懂吧。”

在动物园宿舍楼开建前,老耿他们也没修过电梯房,专门到流金大厦工地上去学习论证了不少时间。

让卫东借着烤肉串低声透露:“如果用商州建筑公司,那电梯房的建筑成本不就所有人都知道么,总有人能算出来赚了多少钱,小地方跟大城市不同的,这里上上下下全都认识、沾亲带故,赚也不是,不赚也不是,所以索性换人。”

HK仔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从江州到HK都是百万级的超大城市规模。

恍然小鼓掌:“那我们大概能赚多少?”

让卫东还不是第一次做商品房,之前是真没咋赚钱的先把楼立起来:“很简单,老耿他们是按照整栋楼大概计算的,都是两万平米左右的二十来层楼,主体结构基本类似都八百多万,实际上这一栋楼的住宅销售款就九百六十万了,还没算两层车库和两层商铺。”

池世明窃喜。

对比HK的地产大佬们,让卫东这房价已经很便宜了,那点销售盈余算到各种隐性支出、偶发成本里面,轻而易举都能消耗掉。

甚至按照普通建筑公司的造价,没准儿还得亏点。

打的主意就是挤占那点商业面积作为利润:“三万一套的电梯房,这在国内都是开先河,而且还是开在商州这么个贫困地区的地级市,能不能卖掉都两说,赚了说你是资本家,不赚稍不注意就得赔个底儿朝天,所以我以后也没太大兴趣做房产,你可以好好借鉴体验下我的感受。”

立志要当地产大佬的HK仔就专心细致的投入到开发销售工作里。

让卫东反而蹲工地的时间比他还多些。

其实围起来的“电梯房”工地,除了哐哐的开始打桩深挖,就是顺着旁边的江岸修建一两百米落差的小码头。

后世的河道航运管理严格,肯定不允许随便修。

现在好多国营工厂都自己伸了取水管、小码头、轨道车进江面方便工作。

麻纺厂和江边小楼,旁边也有小码头。

恰恰很适合百吨级的小驳船来停靠。

之前收购接盘尤启立这批驳船,想的是整体编绑成“驳船队”。

一次也有千把吨的朝着沪海沿线运送卫生巾、照相机、服饰服装,尤其是现在有了牛仔裤外贸的生意,两三条一批次的朝着沪海川流不息也行。

结果没想到直接在基建团就用上了。

实在是得到让卫东的要求后,老耿他们盘算了下。

这么多人、十几台车辆十几台重型机械,外加各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建筑工地用品,开车运送几百公里甚至还得再调配更多车辆,这么大堆油老虎,徒增一大堆运输费用。

顺江运送下来成本极低!

所以就在经开区那个城建公司宿舍区江边地块,现在搞牛仔裤洗印做旧、丝印工棚的附近,顺手建了个小码头。

把以前三线工程荒废下来的水泥厂和钢材加工厂设施,拆了船运到那重建。

在这个物资紧俏的时代,有了自制水泥,再靠着五机部、江州市和商州市的官方文件去保证钢材供应都不稳妥。

幸好动物园就在江州钢城隔壁,那座公园之前都是划拨钢城的地块,算是颇有渊源。

而且借着卫生巾战术上次就解决了不锈钢供应搭上线,现在重点保持好关系。

这次从五一前就提供免票以及各种工装配套,才算稳定了材料供给。

对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建设项目,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现在商州地区的砖厂成本明显又比江州低,驳船队就拉了钢材和水泥来,拖了沙石、砖头回去。

一去一来,简直就是秉承了让卫东两年前卖腊肉的差价原则。

光这点,基建团的建设施工成本就比其他同行低了不少。

必然美滋滋啊。

让卫东坐在江岸边的树荫下,看着基建兵熟练的把拆过来的钢轨铺到江岸条石路基上,保证半机械化卸船后,卷扬机就能把货物全部拉上去。

就好像看见3D打印机有条不紊的精密打印出整座北较场新城。

剩下就看过两天卖楼花的业绩怎么样了。

不知道大哥坐在树下叼着草傻笑什么,反正毛儿和石头分开十几米的距离把守住他身后,小姐妹则躲在草丛边新奇的扑腾飞蛾。

两条獒犬刚被剃了毛,使劲吐着舌头趴在周围呵呵呵。

也算是自家的午后郊游了。

难得的清闲。

这时李二凤却气喘吁吁的跑过来:“电话,江州的长途电话,说沪海那边出了经济问题!要你去处理……”

让卫东有点懵,沪海能有什么经济问题?

自从章兰芝独守那里后,让卫东就有意无意的避开来。

现在她不是走了吗?